Accéder à l'en-tête Accéder au contenu principal Accéder au pied de page
申请演示
文章 11 11 月 2025

动物护理与卫生用品配方设计

宠物护理市场正蓬勃发展,其规模不亚于动物化妆品市场。这无疑是一个诱人的机遇,尤其因为在缺乏专门监管框架的情况下,为动物开发产品似乎并不复杂。然而,无论是在法规合规性(是的,确实存在需要遵守的监管框架)、目标物种的多样性,还是动物及产品使用者的安全性方面,实际情况都远非如此简单!

引言

动物化妆品?这个话题或许令人会心一笑,但它确实是一个快速发展的市场。在美国,宠物护理市场规模已达数百至数千亿美元(具体取决于统计口径)。这股动物护理产品的风潮同样席卷了全球第三大市场——欧洲。因此,投资这一领域并研发动物产品确实充满诱惑。但事情真的如此简单吗?

理解动物"化妆品"的监管框架

在探讨动物产品配方细节之前,必须首先厘清动物护理和卫生用品的监管框架。这一框架直接影响术语使用:根据欧盟法规(EC) No 1223/2009,化妆品是指用于人类皮肤的产品……因此”动物化妆品”的表述并不准确,更恰当的术语应是”动物护理和卫生用品”。

在欧洲,动物护理和卫生用品缺乏专门的行业法规(即没有官方定义)——这属于监管灰色地带。但这并不意味着完全不受监管。虽然参考人类化妆品框架看似直观,但并非推荐做法。以防腐剂为例:对动物护理产品而言,参考化妆品法规附件V是错误的,而应遵循《生物杀灭剂法规》(EU) 528/2012(产品类型6)。

产品的功能及其成分可能影响其监管分类,使其归属于特定行业法规:

  • 属于生物杀灭剂范畴,如驱虫剂;
  • 属于兽药范畴,如治疗皮肤病的洗发水。

若产品不属于上述类别,仍需遵守横向法规:包括化学品法规(REACH和CLP法规)、相关生物杀灭剂法规,以及通用产品安全法规(商品可能适用《市场监督条例》(EU) 2019/1020)。对于含香精产品,国际香精协会(IFRA)标准的适用性值得商榷——这些标准基于人类安全制定,其对动物皮肤的适用性存疑。毕竟动物护理产品的配方设计对象并非”毛茸茸的人类”!

如需深入了解宠物护理产品配方和监管方面,可参阅《Formulating Pet Care Products》(Happi期刊)。

了解目标需求

动物护理和卫生用品的特点在于其目标对象的多样性。按护理产品市场重要性排序,犬类、猫类甚至马匹等不同物种各有其特殊性:皮肤pH值、分泌物、毛发类型和密度均不相同。还需考虑同一物种内部的品种差异——仅犬类就有400多个品种!从圣伯纳犬到中国冠毛犬,它们的需求截然不同。

家养动物的皮肤虽有毛发保护,却往往比人类皮肤更敏感——人类皮肤在缺乏毛发覆盖的情况下进化出了环境抵抗力。犬类皮肤的敏感度可媲美婴儿肌肤,更容易脱水,且pH值较人类更偏碱性(约7.5对比人类的5.5),这种特性使其在皮肤平衡被破坏时更易感染。因此必须调整pH值,并优先选用温和的清洁基底,这与提倡精简配方的趋势不谋而合。

使用体验不容忽视,但冲洗性等重要指标也需重点关注。对清洁产品而言,这确实至关重要。对家养动物来说,这既关乎舒适度(缩短冲洗时间),也涉及安全性——避免冲洗不净导致皮肤刺激或舔舐摄入。对马等大型动物而言,这更是环保举措!其产生的泡沫量和冲洗用水量远超小型犬类。

香精选择需格外谨慎,因为动物(尤其是犬类)的嗅觉灵敏度远超人类。过于浓烈的香气不仅会干扰动物,还会掩盖其气味标识从而影响种群交流。某些受主人青睐的香气反而令动物排斥,例如犬猫对柑橘调香氛的厌恶。可通过测试香精组合来验证其与目标动物的适配度。

动物护理/卫生用品虽延续化妆品行业趋势,有时会引人采用”网红”成分,但必须要求提供针对动物的功效验证,避免盲目套用对动物护理无益的化妆品配方。部分原料供应商已开始进行专项测试,例如利用重建犬类表皮模型开展实验。National Veterinary Services+1

考量双重制约:动物与人类

相较于”人类”化妆品,动物护理和卫生用品还存在另一个特殊性:产品的使用者与施用者属于不同物种。因此,即使REACH法规为动物提供了允许使用的配方物质清单,仍需考虑人类化妆品的相关限制和禁令。

虽然不强制要求提供完整的产品安全报告,但仍建议进行配方安全性评估,以确保动物主人的安全,特别是专业产品(如美容师、育种员等使用的产品)。

对动物而言,特定物种(及品种)毒理学数据的缺失会使评估复杂化。必须考虑动物皮肤和代谢的特殊性,即使对于人类化妆品中熟知且公认安全的成分,也需进行风险分析。摄入风险(舔舐)必须纳入考量。猫对某些物质(如特定精油或苯扎氯铵)的代谢方式不同,可能导致这些物质对其产生毒性。其他可能对动物构成风险的物质包括:易吸引昆虫的植物提取物(草莓、香蕉)、二醇类、苯甲酸、苯甲醇、可可碱、有机酸、月桂基硫酸钠等。目标动物的已知过敏原可能与强制标示的过敏原清单有所不同,且从主人接触角度考虑,其重要性不亚于”人类”过敏原。

总结要点:

  • 主人的安全也是安全体系的重要一环;
  • 必须获取动物物种/品种/皮肤特异性数据;
  • 摄入风险与跨物种代谢差异是关键考量因素。

结论

即使没有专门的行业监管框架,动物护理和卫生用品的配方设计也比人类产品更为复杂。因为缺乏行业特定监管并不意味没有合规义务:这些产品仍须遵守横向法规。此外,目标物种具有多样性,无论在需求方面还是配方安全性评估方面,每个物种都有其特定要求。除了要考虑动物和产品使用者的双重安全约束外,还必须推出既符合动物需求又能满足人类要求的产品。这种平衡往往十分微妙,必须优先考虑动物福祉,避免陷入纯粹营销驱动的过度商业化。

bg_degraded